我们总是被运动员们在U型池里潇洒飘逸,令人眼花缭乱的超炫动作所惊艳,其实每一个精彩表演的背后,不仅是运动员的勤学苦练,一流的场地条件也是完美演出的前提条件。
今天,让我们聊聊U型场地技巧这些事。
场地介绍
U型场地俗称U型池,指在雪中修成的U型滑道。U型场地滑雪技巧是难美技能主导类技巧性项目,属于主观评分类比赛项目群。 不仅比运动员的难度储备,还比运动员的动作完成质量和数量,更考验运动员的临场发挥能力,运动员利用滑雪板,在规定的U形场内借助滑坡助滑起跳,利用身体和双脚来控制方向,在空中完成各种高难动作。
云顶滑雪公园U型场地技巧赛道,建成于2016年12月17日,身长160米,垂直落差6.7米,宽22米,坡度16.5°,这是中国第一个奥运标准的U型场地赛道,大大提升了中国冬季运动赛事规格。面对这条创造历史的赛道,不管你是专业的运动员,还是普通的滑雪者,都可以上去一探究竟。
场地建设
U型场地的建设非常困难,与其他场地的多样不同,U型赛道从上到下都必须要尺寸严格统一。在U型的土方建筑建成后,还需要5至6辆压雪车反复碾压,再用一种带弧形刀的特殊压雪车,将赛道压成我们看到的样子。
成型的U型池并不能直接用于比赛,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是画线。画线能够提示选手赛道的位置,特别是在空中翻转的时候,在天气情况不良掌握不好距离的时候,线就给了选手一个标志。要求线画的直,画的准,这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
赛事赛制
U型场地技巧比赛分为单板滑雪和自由式(双板)滑雪两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为男子、女子两个组别。运动员在U型的滑道内通过滑行展示各种跳跃、旋转技巧,主要技术动作有跃起抓板、跃起非抓板、倒立、跃起倒立、旋转等。裁判员以百分制对运动员完成动作的高度、回转、技巧、难度等整体效果进行评分,排除最高分与最低分,剩下4名裁判分数的平均分为该选手本轮比赛的最终分数。资格赛时,运动员进行2轮次比赛,选最好分数进行排名,取前12名运动员进入决赛。决赛时,运动员进行3轮次比赛,根据3轮比赛中的最好分数排定最后名次。
单板滑雪U型场地项目历史
单板U型场地技巧指在倾斜的半圆形赛道(碗状坡道)中滑行及进行跳跃、回转等空中技巧的运动。
单板滑雪(Snowboarding)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美国,80年代后,滑板滑雪开始在美国风靡,之后又传到欧洲。
1981年第一场单板滑雪正式比赛在美国科罗拉多州滑雪场举行。
1982年,在佛蒙特州伍德斯托克附近举办第1届美国单板滑雪比赛。
1983年首届世界锦标赛加州的苏打泉举行。
1985年,首届世界杯在奥地利祖尔举行。
1990年,国际滑板滑雪联合会(FIS)成立。
1994年国际滑联(FIS)将滑板滑雪定位冬奥会正式项目。
1998年日本长野冬奥会首次举行了滑板滑雪比赛,男、女回转和U型场地技巧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平行大回转取代了个人大回转项目。
2006年都灵冬季奥运会增设男、女单板滑雪追逐赛。
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男、女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成为正式比赛项目,2018年,增设男、女单板滑雪大跳台项目;2022年北京冬奥会,增设单板滑雪障碍追逐混合团体赛。
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项目历史
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技巧是一项运用双板在U型池中做一系列动作技巧的雪上项目。2014年索契冬奥会上被正式列为冬奥会运动项目,属于自由式滑雪大项里面的一个小项,也是冬季奥运会中比较年轻的项目,我国于2016年4月组建了中国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队。
在2017年12月9日结束的自由式滑雪世界杯美国铜山站的比赛中,中国选手张可欣在决赛中以77.60分的成绩摘得铜牌 ,实现了我国在该项目上的重大突破。
(文:魏峰 图: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