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日喀则市就知道,距离当晚想去的阿里地区的仲巴县,600多公里的路程。
已经在拉萨适应近十天的海拔,我对自己海拔耐受力多了信心,但能否在阿里全境无高反,我还不太确定。阿里地区最低海拔4600米,高处可达5300米。提前买的预防高反的特效药,小瓶氧气以备不时之需,也预防万一同行者不适。
头顶是蓝天和气势恢宏的云。高原上的云气势也是比内地更恢弘有力些,即使我们想抓住,即使我们觉得触手可得,那云也不是柔软的,看似飘忽,却蕴含坚韧的力道。
这里的浮云与流云,可以层层叠叠的覆盖整片蓝天,再飘忽而过,给你留下蓝色的记忆,当然,白云只是偶尔任性了些,任性的飞舞还遮不住头上的那片蓝。
高度仪,海拔继续攀升。
地标再手机地图前移,我的眼睛看窗外,也看车载高度仪在车子行进中,感受车体在上升,高度仪在攀升,车窗外,走过的路再变低。
突然看到高度仪显示海拔到达4900,接近5000,不由紧张的深呼一口气。
当海拔仪标示5050米高度时,心里突然紧张,同时伴随紧张的还有,额头微微的有了痛感,但与此同时,与云同高,看到视野下方,幅员辽阔的壮美山水,心里有点激动,这是内地任何地方看不到的。
“还会一直攀升吗?”旅友问车主。
“这是一座山,一会儿车就会下山就没这么高了。”
当晚在萨嘎县休息,海拔4600米。
第二天离开萨嘎县继续向阿里霍尔乡方向出发。
西藏向西,看到的是内地城市少见的风云在天。这里的天空丰富多彩,不停变幻。
过了仲巴县界,便就是离开日喀则地区,进入阿里境内。开始有了雪山,绿色渐渐减少。准备的羽绒服,8月内地还是盛夏,对我有了用武之地。
到达霍尔乡,云似乎触手可及。
拍到拖拉机拉到很多杂物,恶作剧不说明,会不会被误会?哈哈
阿里第二天,霍尔乡的早上9点,想内地的9点已经是上班时间了。霍尔乡的9点却是如此。
我身穿羽绒服出门感受温度,羽绒服加两条裤子依然不觉得暖……内地的盛夏,阿里的早上是寒冷,这里果然是苦寒之地,我想象不出这里的冬天是什么样子。和旅友随便走走,看看周边环境。
很快搭到一辆车,车主是四川出来自驾游的年轻夫妇,车上装备很齐全。
行驶在阿里路段,全线车限速,而且百余公里就是一个边防检查站。通往扎达土林的路,又要翻山越岭。又要经过一个海拔高度又一个海拔高度的攀升。到此时,我已经出来22天,预防高原反应的药。
已经服用37天。
经过前一天的5050米的高海拔路段,在这条通往札达县去往古格王朝的山路时,几次车子穿云而行的行驶在了5000米以上的高度时,我心已落定,我相信高原反应离我还远,此时连最轻微的头痛也不在出现。
扎达土林这纯天然地貌,是风化的作用。
山峰的重重叠叠的沟壑,是被流水侵蚀而形成的特殊地貌,蜿蜒曲折数十里,约1100年历史。
阿里地区自然条件恶劣,气候干燥,这样千余年的杰作不只是简单的流水,这里又可称为苦寒之地,内地炎热时这里依然要裹上厚厚的冬装,冬季山峰上是常年不化的积雪,在温度升高后,山上的积雪便融化冲刷,冲刷了千年,人类历史演变,这里的山峰便有了这般摸样。
这里,也是1100年前属于旧时古格王朝的统治地带,这里是现今通往过去辉煌一时的古格王朝的宫殿和寺院的遗址。经过千年的演变,历史上的古格王朝早已不在,我们现在的眼睛,只能看到作为旧王统治下的这般风貌,看到了千年以来流水的作用,风的作用下大自然的杰作,以及千年后留给我们的这样视觉盛宴。
这里是现今通往过去辉煌一时的古格王朝的宫殿和寺院的遗址。经过千年的演变,历史上的古格王朝早已不在,我们现在的眼睛,只能看到作为旧王统治下的这般风貌。
1200年前,古格王朝在这里雄霸一方。但是后来,古格王朝为什么会变成遗址,后人的我们恐怕也不能一探究竟了吧?
古格的住宿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山坡上是达官贵族的住宿,山下是奴隶居,有的洞窟则是僧侣的修行地。有这样陡峭的山壁作为屏障,要爬上山顶比登天还难。
王宫总是高高在上,这一方面是为了防御,另一方面也象征着国王至高无上的权力。然而,战火摧毁了城堡,黄沙淹没了豪杰。望眼前满目凄凉,千古沧桑,一个兴起于十世纪,演出了七百年灿烂历史政剧,经历过十六位世袭国王,拥有过十万人之众的庞然大国竟然在1635年拉达克人入侵的战争中瞬间灰飞烟灭。它为什么会消失得这样突然?当年的十万之众为什么会无影无踪?这对我们确实是一个充满诱惑的千古之谜。
历史记载上来看,一说国王最后从悬崖上跳了下去,国王一死,古格自然也就城破了;另一种说法是为了挽救百姓古格投降了。。杨公素在《中国反对外国侵略干涉西藏地方斗争史》及伍昆明在《早期传教士进藏活动史》的记载是,古格的最后一个国王及全家被拉达克人拉回拉达克都城列城关进了监狱。(古格王朝历史故事来源:网络历史故事查询。)
离开土林和古格王朝,我们四人的野餐~
旅行出来22天,在外生火野炊这是第一次。感谢搭的这第17辆车的车主,让我的西行又多了不同的感受。
下一站,班公措(照片驴友)
在班公措停留的傍晚,年轻的女车主说他们明天要快速赶路,让我们再换成搭乘时,我们还是非常感谢他们。一辆车可以跟两天,已经是幸运的不能再幸运。
班公措奇就奇在了一半咸水一半淡水。气候宜人时会有天鹅和鸟类,更为奇特的是班公措一大半在中国境内小部分在印度境,在中国境内的班公措水草肥美,在印度境内却是水草荒芜。
水流动着任性着穿越国界,我藏在自己的披肩下,远看雪山,公路,近看水,看披肩下的天空。披肩是粉紫相见的颜色,是这里少见的暖色,温暖眼下寒冷的阿里湖畔。
第三天,我和旅友幸运的遇到自驾游车队。
我和旅友分别上了两辆车。
我上的车子的车主,觉得他是真正的高人,是真正会旅行的旅行家。
车主是个残疾人但车技出奇的好,性格洒脱狂傲不羁。有一颗旅行的心,曾自驾4次进藏,自驾走完欧洲各处,穿越欧亚大陆。他们此行目的,去新疆穿越沙漠公路。听说我和同伴要穿越阿里进新疆,痛快答应把我们带到新疆叶城。
美中不足的是,这天阿里地区天气阴沉,一时是雨,一时不知道是雨是雪是冰雹,更觉得幸运的是,我和同伴能跟这车队两天,我坐的这辆车车主不但阅历丰富,且幽默风趣善于谈吐。
雨中的班公措与前一天完全不同,我也兴趣缺缺。
发现我的车主狂放,是在回到车里后,他做为两辆车的领队,在对讲机里对同伴说他不打算走寻常路线,他打算沿湖边开过去而不走好走的国道公路。他的同伴在对讲机表示异议,并说万一前面上不去正常道路怎么办。他却说“这才有自驾的乐趣,都走公路有什么意思。”
然后他问我“你没意见吧?你看前面虽然是土路,但是平坦能开过去吧?”
我看了看湖边开阔的土路,虽然前面有山和桥洞挡住看不见再远的路能不能上到公路,但看着土里的车辙说“这条路虽然不怎么样,但是有车轮的痕迹,说明肯定有车经常走。”
“对吧,还是的。”他嘴里说着,已经把车开了下去,开离公路向湖边的土路里俯冲过去。我心说他残疾的腿居然能把车开的这么狂野,心里赞叹。他的同伴在对讲机里无奈“那你们慢慢探路吧,我去前面等你们。万一你们的车到前面没有路上到国道,你就返回来吧。”
我听到对讲机里两个人的对话,眼睛看着他同伴的黑色车子在国道上行驶远去,而我们,却因为沿湖边行走,拍到了最美最近的景,只是天公不作美。
他果然是有经验的探路者,直到前面发现了通往国道的公路,我们的车在一片尘土飞扬里,开上了国道,又成了两辆车里的领队。他再次得意的在对讲机里对后面的同伴说“我的车里有美女,我就比你有动力,哈哈”
那一刻我也笑,这个随性洒脱的人。。。
副驾驶座的人有些年龄,原来他这几天在西藏一直处于高原反应状态。车主洒脱随性的性格,副驾驶座人的沉稳利练达,和他们对话都觉得多远的路都不枯燥。
我庆幸选择的搭车旅行方式,让我见到了各种不同的人。
路上遇到不知是雨或雪~
阿里第三天继续在阿里穿越,当晚入住处距离红土达坂很近。
阿里第四天。
穿越雪山。
大约早上九点后,我们行驶在小雨起始后逐渐变换天气的路程,中午11点又行驶在黑暗里,阿里新疆界5300以上的海拔,气候变换莫测。我依然穿着羽绒服。内地朋友说她每天热的吹空调差距。
行驶路上一眼可见几十公里,这边我们行驶在黑暗里,依然能看到再远处还有藏有雨的云层,好像就在那片天空下等我们……
阿里无人区,就这几天,穿越无人区前,边防武警检查证件时说“你们千万小心。”他这话当然不是空穴来风,一路上听说了太多危险,万幸我一向在自己可控范围内的做事情,而且仔细严谨惯了,来阿里前严格注意高反的预防。
我们穿越了雨层进入雪层,看着8月下雪,这一生倒是第一次。
阿里最后的边防武警检查站是泉水检查站,应该算是阿里地区最严格的检查站之一。过了泉水检查站就进入新疆界。边防武警看到我的车主是残疾人,到我们车前问“你们还谁有驾驶证”副驾驶座的先生说他有,我也说着我有。
边防武警看看副驾驶座的老先生一眼又对说我“要不你来开车。”
“可我的驾驶证没带。”我老老实实的答话。然后自嘲心说没带干嘛说自己有。这不是跟武警开玩笑吗?武警这才再叮嘱“你们注意了。”
西藏已经全线顺利通过,到新疆界我不再担心高反,日喀则加阿里6天,我已适应5300米以上海拔。
听车主说今天又要翻越高海拔的达版,并且会,穿越雪山。
穿越雪山,穿越雪山啊!
在新疆想看到雪山还不容易吗?雪山雪地行走,海拔高就高吧,我不怕海拔了,我怕的是雪地里一路攀援向下的行车,而且是走在悬崖上攀援向下,道路是滑的,非常考验车主的心态和车技。我不由捏了把汗,心悬起来,我的车主是残疾人的。而且喜欢走不寻常路线。
我再次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他的车技非常好,雪山雪地他走过去了。后面另一个悬崖峭壁的大阪,他又镇定的走过去了。后面悬崖峭壁上的羊肠小道只有两辆车的宽度。但是在高耸的峭壁上走,坐在车后座右侧的我,看到他有一次为了躲避上面来的车,车子滑了一下,而我的车窗外是千米高的悬崖时,我真的出汗了,手心和鼻尖迅速出汗,以为自己会掉下悬崖。
可是没有,他的车只是为了躲避来车然后稳稳的开过去。
车上又搭上了一个当地人,他也赞车主“你车技真好,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走这条路都会心里哆嗦。”
我们就是在这羊肠小道一路攀升了上来,一路,终于穿越了雪山~
新疆叶城,就在前方不远处~
笔者:寒烟
拍摄: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