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全运会将于9月在西安开幕,届时,除了可以一睹奥运冠军的风采,还有机会欣赏“高手在民间”的神操作。
今年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分为比赛类和展演类两种,设19个大项,共185个小项。其中,比赛类项目包括乒乓球、羽毛球等竞技性较强的体育项目,以及围棋、象棋等棋类项目,共15个大项142个小项。展演类项目包括广场舞、广播体操、健身气功、太极拳4个大项43个小项。
其中地掷球将作为群众赛事活动项目首次亮相第十四届全运会,共设塑质地掷球、大金属地掷球、小金属地掷球以及草地掷球等四个大项七个小项。这个相对小众的体育项目大家可能比较陌生,但却是一项不分性别,老少皆宜的健身项目。
地掷球这项运动起源于5000年前的古埃及,上世纪80年代国际奥委会正式承认为奥林匹克推广项目,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并传入中国,至此,这项古时候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享受的体育运动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
地掷球是一项对抗运动,由双方运动员在规定的场地上用手投掷球进行对抗。
塑质比赛用球规格分为两种,均为合成塑料制成。大球重约一千克,直径11厘米,是队员投掷使用的球;小球重约60克,直径4厘米,是比赛目标球。小金属地掷球的大球为合成金属材料制成,小球为木质材料制成,大球直径为70毫米至80毫米,重650克至800克,小球直径为25毫米至35毫米。比赛时,裁判根据双方投掷的大球与小球的距离远近来判断双方得分情况,距离较近的为获胜。
塑制地掷球比赛的场地与小金属地掷球比赛场地有所不同。全运会中塑质地掷球比赛场地长为26.5米,宽为4.5米,而小金属地掷球比赛场地一般长为12米,宽为3米。
地掷球队由6人组成,领队、教练各1人,队员4人并设队长1人。设有团体赛和单项赛。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运动员要使掷出的大球滚动靠近小球;也可以投掷大球直接或间接将对方大球击开,使对方的大球远离小球;也可以撞击己方的大球,使其更接近小球;抑或撞击小球,使小球远离对方大球或更接近己方大球。
地掷球运动既需要一定的技术,在对垒过程中又要判断形势,掌握一定的战术,在战略中取胜,是一项既锻炼身体又益智的运动,男女老少皆可进行。风和日丽时,约三五好友,找一处平坦的空地进行一场地掷球比赛,是再好不过的集体运动了。(转自8月25日《中国体育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