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决赛上,代表中国出战的云南籍运动员郭伟阳发挥稳定,帮助中国队拿下了一枚沉甸甸的金牌,而这也是云南本土运动员在奥运会上的首枚金牌。当五星红旗伴随着国歌缓缓升起时,背后有着体彩公益金的默默付出,也有每一位购彩者的支持。
2021年4月6日,云南省电脑型体育彩票上市20周年纪念活动上,郭伟阳专程到场,分享了自己与体育彩票之间的故事。多年来,和郭伟阳一样,受益于体彩公益金的支持,云南运动员在国内外大赛舞台上不断创造佳绩,云南竞技体育水平得到了稳步提升。作为国家公益彩票,体彩始终奋斗在看不见的赛场上,为追求体育强国的中国梦想永不退场。
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升
“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增强为国争光能力。”《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目标和改革方向,竞技体育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关注体育,参与体育,推动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这背后有体彩的默默付出,也有每一位购彩者的支持。
“体育彩票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专业运动员的吃穿住行以及日常的场地、装备和赛事都是靠体彩公益金在支持。”伦敦奥运会体操冠军郭伟阳说,自己一直都是体彩公益金的受益者。1995年,随着“奥运争光计划”的颁布,国家体育总局每年拿出本级体彩公益金的40%用于该计划的实施。有了体彩公益金的鼎力支持,中国健儿们一次次走上国际顶级赛事的最高领奖台,竞技体育实力显著提升。
云南体育彩票公益金用于竞技体育发展的重要作用,便是为云南的运动员们营造更好的训练、成长环境与技术支持,体彩公益金被用于专业队训练、营养、器材、服装、比赛和交通、食宿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资金,是用于完善专业队训练的基本条件,包括训练场地和器材设施等。
在体彩公益金的有力支持下,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云南共有10名运动员获得代表中国出战的机会,并在比赛中取得了巨大的突破,云南籍运动员郭伟阳获得男子体操团体金牌,这也是云南本土运动员在奥运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而击剑运动员孙玉洁则收获女子重剑团体金牌和个人铜牌。
“十三五”期间,云南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升,云南运动员在各级各类比赛中不断取得突破。2016年里约奥运会,蔡泽林拿到了男子20公里竞走银牌,这是云南省田径项目在奥运会上取得的首枚奖牌;2017年的第十三届全运会,云南代表团共收获8枚金牌、14枚银牌、8枚铜牌,创造了近年来云南省在全运会上的最佳战绩。
2018年的雅加达亚运会上,云南省运动员迎来了高光时刻,云南省共有22人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8个大项、18个小项比赛,最终收获8金2银4铜,实现参赛人数、参赛项目、参赛成绩的历史性突破。国际赛场飘扬的五星红旗背后,有体彩公益金的默默付出,也有每一位购彩者的支持。
体彩大力支持培养冰雪人才
北京冬奥会已经进入倒计时,在全国大力发展冰雪运动的过程中,虽然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但云南省克服场地、气候等条件限制,积极融入国家冰雪发展大局,凭借超前的人才选拔机制、积极的冰雪基础设施建设和先进的办赛理念,冰雪运动同样绽放异彩。在这其中,体彩公益金支持着更多的云南运动员积极“走出去”,站上更耀眼的舞台。
2018年起,云南省体育局先后组织16个州市3000余人,进行20余批次的跨界跨项选拔,涉及越野滑雪、高山滑雪、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钢架雪车、冬季两项、北欧两项等冬奥会项目,运动员则来自轮滑、田径、武术、柔道、体操等领域,举行了覆盖所有州市和26个世居民族共计3236人、24批次的选拔,选拔运动员包含普米族、怒族、傈僳族、傣族、白族等12个民族,先后有169人入选国家集训队。
“2019—2020中国冰雪体能测试大比武”线上线下测试中,云南省跨界跨项国家集训队共有30名运动员参与,在单项成绩和综合成绩上表现抢眼,获得5个单项第一名和22个前八名的优异成绩。在总结表彰大会上,云南省两名运动员张亚珍和汪绍鹏代表所属项目做了发言,他们特别感谢了云南给予的大力支持和优质的后勤保障,让他们排除了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备战中,“我们将继续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力争参加北京冬奥会,用优异成绩回报祖国,回报云南。”如他们所言,正是有了体彩公益金默默的支持,才让运动健儿在赛场上拼搏时有了更大的动力和源泉。
同时,为全面落实好国家体育总局大力鼓励南方省市参与冬季项目的各项激励政策措施,在体彩公益金的支持下,云南首次组团参加了全国冬运会,实现了云南首次参加冬运会金牌和奖牌“零”的突破,在2018—2019年全国各类冰雪赛事中,云南省共取得10金9银9铜的好成绩,在冬季项目赛场上展示了云南形象,发出了云南声音。
青少年体育扎实推进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促进青少年健康也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内容。体教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改革事项,是体育战线的重大政治任务。近年来,在体彩公益金的支持下,云南大力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开展,青少年体育组织和青少年后备人才体系建设初具规模,青少年体育队伍和竞赛水平逐步充实提升,体教融合工作显现成效。
据统计,“十三五”时期,全省共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17个、传统体育项目学校187所、国家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5个。全省有各级各类业余体校94所,在训运动员20398人、教练员1222人、文化教师443人;在云南省青少年运动员管理注册系统中注册运动员25226人。2016-2020年共审批授予一级运动员1043人、二级运动员2938人,批授运动健将124人、国际级运动健将8人,每年优选不少于90名运动员输送省级运动队,竞技体育后备力量得到了充实。
以云南省玉溪市为例,不仅把青少年学生体育工作列为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内容,制定出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育10项措施》,每年还筹集体彩公益金300余万元专门用于学生体育工作,推动开足上好体育课,保证学生校内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确保每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不仅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更是有力地推动了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输送。
此外,体彩公益金还为丰富多彩的青少年体育竞赛提供强有力支持,云南省级及以上青少年体育竞赛项目稳步增加,竞技水平明显提高。每年组织全省田径、自行车等39个项目省级青少年年度锦标赛,每年共约3000余名青少年运动员参加各项目比赛,促进了运动员选拔培养机制更加完善。
在2019年举办的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上,共有479名云南运动员和教练员参加决赛阶段比赛,取得金牌27枚、银牌15枚、铜牌22枚,参赛项目、参赛人数和金牌奖牌总数都较往届有较大突破。
体彩公益金通过支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开展,不仅培养了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更培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较好地发挥了公益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