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震天的鼓声和掌声,吉林北山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于2019年9月12日正式揭牌,如何将一个破旧的人防工程改造成先进的四季越野滑雪场地?雪洞之中究竟是怎样的“别有洞天”?接下来,我们为大家梳理相关资料揭秘这一充满科技与智慧的创新工程。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积极参与备战2022北京冬奥会的要求,在国家体育总局、吉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项目室内专业雪道,已于2018年12月建成,目前已经投入试运营。
做为亚洲首例、世界第4例拥有国际水平标准化越野滑雪专业训练场地,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项目,极大的弥补了我国雪上场地不足的短板。
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项目位于风景区内,是世界首例利用人防工程进行扩建的室内滑雪场地,主要包括室内专业雪道1308米,室外雪道1616米,运动员服务中心3000平方米、民众雪道500米和四季冰雪体验馆1500平方米。
室内专业雪道部分原有人防洞,平均宽度4米,高度5米,改造后形成净宽4米,净高6.5米的隧道,原有人防洞室平均宽度约4米,高度约5米,改造后形成净宽10米,净高6.7米的隧道,又经过二次衬砌建成室内专业雪道,宽度为5米,有效高度为4米,最大坡度为8度,总体坡度为1/3上坡,1/3下坡,1/3平坡,最低点与最高点高度差为21.3米,内部有射击场和处罚圈各一座,射击场长宽为65米x12.75米,总面积为830平方米,处罚圈长度为53米x30米,总面积为1590平方米。
项目建设过程中,充分借鉴了德国、芬兰的项目技术,先后与芬兰沃卡帝奥林匹克训练中心、芬兰索门耶制冰公司,就洞体改造、制冷及新风造雪系统等事宜达成合作协议,该工程是世界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四季越野滑雪隧道,同时也是国内首个大体量人防洞室改扩建工程,通过学习建设国外雪洞的建设经验和设计理念,聘请芬兰专家为工程系统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详细论证形成了复合保温墙体形成内冷外热构造系统,配合全时真雪降雪技术为设计提供了依据,形成了成套的越野滑雪隧道,暖通温控构造系统及技术,实现了构造和技术全面满足越野滑雪的技术和需求。
2018年9月30日室内专业雪道全部完工,截至12月中旬,控制系统实现自动调节,室内专业雪道温度总体保持在零下7度左右,室内造雪成功,雪道铺雪全部完成,12月24日,国家体育总局派专家组进驻雪场,对雪场制冷、造雪和运营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对项目整体建设运营情况进行高度评价和充分认可,目前,四季越野滑雪专业雪道已经全部建成,达到国家队进驻训练标准。吉林市专业越野滑雪队已经进驻训练,在保障四季越野滑雪场主体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场地实际规划建设了室外越野滑雪道,民众越野雪道和四季冰雪体验馆,打造出一个高标准的四季冰雪旅游景区。
吉林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的建成,必将为备战2022年北京冬奥会发挥重要作用,对中国冰雪事业的长远发展,具有更加深远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 文:李文 图:资料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