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短道速滑创佳绩,国产冬奥“战袍”也有功劳”

2022-02-20 00:00:00.0      中国数字科技馆

2月7日晚,中国选手任子威、李文龙包揽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金银牌。他们身上穿的衣服也发挥了大作用。来看这件“战袍”背后的科技力量!

比赛中

北京时间2022年2月7日晚,首都体育馆,北京冬奥会男子短道速滑1000米A组决赛结束,中国选手任子威、李文龙分别以1分26秒768和1分29秒917包揽金银牌,武大靖滑出1分42秒937获得第四。

这是24岁的任子威在本届冬奥会上获得的第2枚金牌。本赛季他状态非常出色,多次站上世界杯最高领奖台。2月5日,任子威与队友武大靖、范可新、曲春雨、张雨婷配合,夺得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冠军。

“快、护、暖、美”!

揭秘国产冬奥“战袍”背后的科技力量

作为冰雪运动发展历史相对较短的国家,我国冬季运动高端比赛服装大多依赖进口,缺乏高科技、尖端比赛服装的自主研发体系。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奥运健儿们将穿上我国自主设计的“战袍”,其中包含很多高科技的属性,就浓缩在“快、护、暖、美”四个字之中。下面,让我们通过图解来了解国产冬奥“战袍”背后的科技力量 。

先看第一个字“快”,这很好理解,短道速滑、高山滑雪等竞速类项目的比赛服追求的就是一个“快”字,要考虑综合减阻。不要小看“小小的”减阻功能,对于运动员来说,即便0.01秒都是非常重要的,可能就会因为这0.01秒的差距拿到或错失一块奖牌。因此,比赛服的面料、特殊肌理结构、背部的结构线等,每一处细节都不是无的放矢,而是研发团队做了大量的数值模拟和风洞试验才得以确定的。

“快、护、暖、美”是冬奥赛服的四大核心要素(图片来源:北京服装学院)

速滑运动员高亭宇身穿最新研发的比赛服打破国内纪录夺冠(图片来源:北京服装学院)

与人们的想象不同,并非表面越光滑风阻越小,而是一种有肌理的凹坑结构面料能有效减小风阻。仅仅为了确定服装帽子上的凸起设计成什么形状、加在什么位置才能达到最低的阻力系数,研发团队就设计了十几个版本在风洞里进行对比实验。最终,速度滑冰项目比赛服的综合阻力系数下降了10%,性能远超国外提供的比赛服。

风洞测试助力比赛服研发(图片来源:北京服装学院)

再看第二个字 “护”,主要涉及训练比赛过程中服装装备的保护性能。冬季运动项目速度快、环境复杂,运动员损伤风险较大,包括冲撞和刺割两类主要损伤。举例来说,高山滑雪训练防护服采用了新型的柱状阵列式抗冲击结构和新型吸能缓震材料,能有效保护高山滑雪运动员穿越旗门时的抽打伤害;短道速滑比赛服则全身使用防切割面料,全面保护运动员身体,同时考虑肌肉压缩、服装减阻功能。

第三个字“暖”是冬季项目的普遍需求。2021年1月6日,崇礼训练基地达到1966年有史以来的最低温度——零下32摄氏度,而体感温度更低,严重影响了运动员训练。因此,所有冬季项目装备都需要“暖”。这主要通过提升纤维保暖率和使用主动加热技术两种途径实现。研发团队特别针对研发了“堡垒”综合保暖系统,集防风、防水、透气、耐磨多功能高效保暖于一体。应用该系统的装备包含主动电加热护脸、马甲、手套、袜子、坐垫。在零下30度的环境下,这套设备可持续作业180分钟以上,全方位保护人体。

至于第四个字“美”的理念在花样滑冰这个比赛项目中表现得最为突出。每一套比赛服都根据音乐主题、舞蹈设计,融合服装高级定制元素,按照运动员身体尺寸定制。

据北京服装学院教授、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季运动与训练比赛高性能服装研发关键技术”项目总负责人刘莉介绍:“我们有一件比赛服采用了苏绣工艺。绣娘们花费了250个小时,将针距缩小到正常的1/5,一针一线地绣出了华美的效果。运动员穿着这件衣服在冰场上翩翩起舞,成为全场焦点。”

此次针对冬奥冰雪运动员服装的技术攻关直接填补了我国冬季运动竞技比赛服研发的空白,开创了高性能冬奥比赛服中国自主研发新纪元。可以说,满足了“快、护、暖、美”四个方向要求的冬奥服装已经变成了一种科技装备,而不仅仅是一件衣服。

科学性审核/刘莉(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艺术与工程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