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文理学院 孙亮亮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须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这为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了方向。红色体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探究新时代红色体育文化的价值和传承,不仅要坚定党的领导地位,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而且要更好的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推进红色体育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也是进一步落实国家的全民健身政策,不断提高全民身心素质,推进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转变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四川文理学院依托周边丰富的红色资源,大力实施新时代红色文化育人工程。基于浓郁的红色资源,在红色文化育人工程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挖掘红色体育文化的价值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红色体育文化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红色体育文化是红色革命精神的重要体现,其本身就蕴含着浓郁红色革命精神,无论在“胸怀理想、艰苦奋斗”的井冈山精神,“不怕艰难,不怕牺牲”的长征精神,“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还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西柏坡精神的发扬传承中,都包含了红色文化和体育文化相互交融的内容,以身体为具象表达的红色体育文化中,呈现着共产党人的团结奋斗。因此,红色体育文化成为了我们党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展现红色革命精神的重要方式,并成为展现红色革命精神、赓续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
其次,红色体育文化引领美好生活方向。新时代背景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也是永恒的主题。红色体育文化本身所具有历史性、民族性以及凝聚力等特性,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要求具有高度的融合性与契合性,红色体育文化所具有的健身属性、内涵特征、红色因子等,也顺应了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通过红色体育文化的参与和传承,能够强健民众体魄,增强民众幸福感和满足感,这也是新时代红色体育文化引领美好生活方向的重要价值所在。
第三,红色体育文化助推课程思政融合创新。红色体育文化融入课程思政,是进行红色体育文化传承的很好方式,知识的传承与价值的熏陶相互融合,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于无声处达到教育目的。学校不仅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责,而且更应该承担起文化传承创新的重任,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仅限于素养高,而且更应该注重品行修养,能够把我们的红色文化发扬光大。学校通过打造课程思政示范团队,深入挖掘红色体育文化基因,让学生更加深刻了解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为了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所付出的心血,这有助于达到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学校发扬“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精神,用红色文化陶冶师生情操。为了使红色体育文化的价值充分发挥,助力校园红色文化的传承,助推学校红色文化育人工程,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促进校园红色体育文化传承。
首先,进一步增强校园红色体育文化的生命力。利用校园场所合理开发红色体育资源。红色体育资源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艰苦奋斗中通过不断地实践、探索、整合所形成的文化,是构成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校园红色体育文化传承场所,是合理利用学校教育宣传红色体育文化的重要平台。以此,能够成为宣传和传承红色体育文化的窗口,向青少年展示党的历史与发展,有利于青少年继承和发扬革命时期的红色体育精神。在校园体育教学中融入红色体育文化。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身心健康,通过体育实践课程锻炼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教师通过教学理念向学生传达心理健康认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红色文化融入体育教学就是要选取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红色体育文化,以身体锻炼为手段,以培养学生的红色文化意识为重要方向,探索新时代红色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
其次,进一步扩大校园红色体育文化的感召力。培养学生校园红色体育文化的兴趣。学校教育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重大。在校园文化中融入红色体育文化的因子,不仅可以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深化校园文化的内涵,也可以使校园成为宣传和传承红色体育文化的主阵地,进一步推进红色体育文化在校园传承中的感召力。新时代发展进程中,红色体育文化担负着新的历史使命,通过红色体育文化的校园传承,将红色体育文化融入健身活动中,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以弘扬红色体育文化基因。在红色体育文化的校园传承中,可充分挖掘红色体育文化项目的教育性、内涵性、时代性特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能够在更大程度上传承和宣传红色体育文化,进而实现红色体育文化校园受众的增加、红色体育文化感召力的增强。
第三,进一步提升校园红色体育文化人才的影响力。提升校园红色体育文化人才的综合能力,进一步加强红色体育文化人才建设,扎实推进校园红色体育文化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升,通过红色文化学习,红色基地研习、红色精神领悟等多种实践,实现校园红色体育文化人才水平提升。同时,还可邀请当地较具影响的红色文化专家、较具影响的先进典型,到学校进行深层次的红色体育文化解读、红色体育文化指导,以此提升校园红色体育文化影响。加强红色体育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完善人才培育机制,留得住该领域的人才,以此实现学校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同时,要实现相应人才的引进,搭建红色体育文化人才理论与实践平台,为引进的人才提供传承、研究红色体育文化的良好环境,以此进一步传承好红色体育文化,实现校园红色体育文化人才的影响力提升。
第四,进一步发挥校园红色体育文化网络的传播力。新媒体在众多媒介传播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在通过新媒体平台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旋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传播健康向上的文化内容,进一步发挥红色体育文化网络的校园传播力,以活动和课程为载体,集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网络活动。校园红色体育文化传承也应该通过互联网进行积极向上的宣传,通过优秀的红色体育文化传承案例、典型的红色体育文化传承思路、成熟的红色体育文化传承方案,宣传校园红色体育文化传承的成效,弘扬校园红色文化传承的正能量,以此,在互联网场域中要进一步讲好红色体育故事、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展现红色体育魅力。(四川省红色体育研究中心项目,编号2023ZC16;四川文理学院 孙亮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