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梦起 誓跨黄河
“黄河奔向东方,横越万里浩荡,多少英雄故事,发源在你身旁……”
当施海林再度来到黄河边,眺望远方,他的脑海里闪过1997年柯受良驾车飞跃黄河的瞬间。那年为庆祝香港回归,柯受良用一场极限挑战,留下了属于他的时代注脚,展现了中国人勇跃龙门、不畏挑战的精神。“来挑战吧,把亚洲最长高空扁带留在这里”施海林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久久不散,他似乎感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召唤他,如同使命一般。
时间来到2024年6月2日,周末的黄河大梯子崖景区挤满了游客。由河津市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局指导,黄河大梯子崖景区主办,广州水陆空体育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跨黄河 跃龙门高空扁带跨越黄河极限挑战 ”将万众瞩目中上演。作为中国扁带第一人、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的施海林,将挑战从山西河津市黄河大梯子崖景区出发,徒手赤脚走完569米长、宽仅2公分的高空扁带,到达黄河对岸的陕西韩城市,挑战亚洲最长高空扁带行走纪录。终点端的扁带固定在一辆奇瑞星途瑶光C-DM车上,这也为本次挑战增添几分惊险与刺激。本次搭建的扁带赛道离黄河平面足有168米高,加之峡谷的河槽大风,挑战难度极大。
(施海林远眺黄河观察赛道)
新的亚洲纪录诞生
除了技术上的困难之外,这次挑战施海林面临的压力也是前所未有的。因为挑战黄河意义重大,央视及中国国际电视台将进行全程直播,换言之,不仅现场游客关注着他,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人都能够看到他的挑战。尤其是他在国外扁带届早已声名鹊起,是中国扁带运动的代表人物。赛前,他也收到了一众国外扁带好手的鼓励。面对这样的压力,这个33岁的男人眼神坚定,他穿上印有中国二字的短袖,这也意味着他的决心,不容有失。
(挑战中的施海林 身着印有中国字样的衣服)
6月2日上午,天公不作美,飘起了小雨。施海林没有犹豫,决意按照既定的时间继续挑战。即便下雨会让扁带变得湿滑,需要更加小心控制平衡,也大大增加了坠落的风险,但这一刻他期待的太久了。11时15分,施海林来到起点,随着主持人的一声令下,他盘坐起身,一气呵成。扁带在山风吹拂下,不断抖动,施海林双膝微曲,轻舒双臂,双脚交替着缓慢前进。岸边的观众惊叹欢呼声此起彼伏,但施海林的只听得到风声和他的心跳。走得越远,扁带重心与两端的高差就越大,最高竟达到了40米,相当于13层楼的高度。每走一步都变得困难,现场气氛也紧张起来,观众们不再呐喊,有的紧握双拳,有的捂住嘴巴,生怕惊扰了挑战。时间一分一秒的走,施海林放慢了脚步,隐约可见他的调整幅度比刚开始变大,似乎体力已经快到极限。此刻他是在与自我斗争,必须凭借顽强的意志坚持下去。脚下生风、步步惊雷,施海林咬紧牙关,在万众期待中,终于走到终点。31分钟、1707步,569米,施海林打破了自己此前创造的亚洲最长高空扁带行走纪录。他握紧双拳,挥舞者、呐喊着,抖动胸口印着中国二字的衣服。向世界宣告着他成为高空扁带跨越黄河第一人的骄傲与喜悦。
人群沸腾了,主持人沸腾了,滚滚黄河也沸腾了。
(施海林挑战成功)
跃龙门精神代代相传
挑战成功之后,施海林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庆祝,而是手持五星红旗再次返回扁带上。近乎力竭的他,此刻仿佛又充满了能量,他奋力挥舞着。五星红旗在黄河上迎风飘扬,闪耀整个峡谷。作为中华儿女,将亚洲纪录留在了母亲河之上,用一场激动人心的挑战生动诠释了鱼跃龙门精神,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激动的呢?施海林接受采访时袒露:“其实走到后面,我的双手已经被风吹得发麻,视线也很差,但一想到这是全国直播、全世界都能看到,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完成挑战,让世界见证中国人挑战极限、突破自我的精神,感谢团队、感谢所有人的支持和鼓励!”
(完成挑战后 施海林手持国旗在扁带上挥舞)
时值6月,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也将迎来人生的“鱼跃龙门”-高考,施海林也希望借这这次挑战,将鱼跃龙门的黄河精神和好运传递给每一位即将踏上考场的学生,激励他们不惧困难,挑战自我,早日金榜题名!”
黄河边的英雄故事,从未间断。施海林以高空扁带作笔,汗水为墨,挥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完成挑战也意味着下一个征程的开始,今年7月17日,他将受邀前往遥远的阿尔卑斯山,参加今年的世界高空扁带世界杯,在世界的舞台上上演新的传奇故事。
黄河之水滔滔不绝,鱼跃龙门的精神也必将在时代大潮中奔腾不息、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