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挺立和工作,抢救我们的正在消亡的原始森林。——邓叔群
之前讲到抗日战争爆发后,邓叔群随中央研究院先后迁至湖南南岳和广西阳朔。1939年,日寇逼近广西,在阳朔暂驻年余的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迁往重庆。邓叔群对这种不断逃亡和流浪的日子十分厌烦,打算留在广西,加入五路军,到前线去和日寇血拼。
健客:等等,我知道八路军是陕北红军主力部队改编的,五路军是哪支队伍?
云飞:“路军”,又称“路”,本是作战中临时编组的战役军团,一般在战后即取消。北伐战争时,国民革命军即有路军的编制。1929年编遣会议后,共编26路军,如1931年参加淞沪抗战是第十九路军。路军的编制不固定,大小不一,有的辖两三个军,有的直辖若干个师。1937年2月,广西桂军接受统一番号,原使用的国民革命军第4集团军番号取消,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总兵力约5万人。第八路军,原是北伐战争中留守广东的粤军部队编成,李济深、陈济棠先后任总指挥。兵力最多时曾编有7个军。1936年7月,陈济棠联合广西李宗仁、白崇禧发动反蒋的“两广事变”失败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趁机撤销了第八路军番号。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于1937年8月25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9月12日又按全国统一的战斗序列改称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指挥部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副总司令。
八路军改称十八集团军后,除正式文件经常称十八集团军外,一般还是习惯叫八路军。据说,还有另一层原因。日寇扫荡时问老百姓:“八路的有?”如果说“十八集团军的有?”绕口不好说,他就说八路。我们也叫八路,老百姓就都叫八路。扯远了,马上回来。
五路军的长官自然不会允许一位大教授去前线作战,邓叔群的愿望没有实现,只好撤往重庆。他怀着满腔悲愤写下《勇士们前进》:
我们的故乡是那遥远的扬子江,轰炸声已响彻偏僻的西部。
我们的心悲愤激昂,勿再彷徨,不惜牺牲打回老家收复失地。
燃起民族复仇的火焰,誓死不作亡国奴!
要用血和肉拯救深重国难,勇士们列队前进!
到达重庆后,动植物研究所进驻北碚,几个月后邓叔群有了自己的办公室。但是他放下真菌学,捡起林学,要为国家的林业作些实际工作。
健客:从真菌学到林学,这个跨度有点大啊!
云飞:情况是这样。1923年,邓叔群从清华学校毕业,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院林学系。1925年,从康奈尔大学林学系毕业,进入康奈尔大学研究院学习深造。1926年,获得康奈尔大学森林学硕士学位,并转入康奈尔大学植物病理学系。
健客:明白了,他本就是学林学的,然后转到植物病理学系,才专攻真菌学。
云飞:嗯。在回国初期任教期间,邓叔群从事的研究工作侧重于水稻、小麦和棉花的病害及其防治,因为他清楚地意识到,这些主要农作物的大面积病害对广大农民来说意味着什么。然而事实是:尽管他发表了10余篇论文,尽管他在实验田中获得成功后,亲自背上喷雾器跑到附近的农村去指导农民,为他们示范,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的研究成果不可能推广应用。
他在自传中写道:“因中国林业最不景气,而林业对于中国人民的影响比植物病理还要大得多。抗日战士在前线流血,我索性到最后方去吃苦,希望能做些对于人民有利益的工作。” 此时,中央农业实验所也迁来重庆,邓叔群的老熟人钱天鹤和沈宗瀚先后任该所负责人,他们了解邓叔群的学术水平和工作干劲,便为他提供一笔经费,作为实地勘察川康森林之用,而邓叔群是中央研究院的人,可以说这是一方出钱,一方出人的合作项目。
健客:等等,中央农业实验所是什么部门?
云飞:中央农业实验所隶属中华民国政府实业部,研究、改进、发展森林技术及方法是该所职能之一。
健客:钱天鹤和沈宗瀚好像是第一次出现吧。
云飞:嗯,钱天鹤与戴芳澜同年,他们都是清华和康奈尔校友。沈宗瀚比钱天鹤小两岁,也曾就读康奈尔,并获得博士学位。算起来,邓叔群是他们的学弟。
1939年,邓叔群等人从重庆出发,至雅安,过大渡河,到达位于大渡河支流松林河沿岸九龙县的洪坝。他们在这里进行了数十天比较全面详细的森林考察。大渡河以水急滩险而闻名,松林河的水流更为湍急,险滩无数,当年渡河靠的是过索子。
健客:洪坝?没听说过。
云飞:洪坝,当时归西康省,现在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辖乡。目前,全国共有38734个乡级区划,没听说,正常。
健客:过索子是什么意思?
云飞: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滔滔大渡河水,一刻不停地奔向长江,传承着千年古蜀文化。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没有铁索,只有篾缆。
健客:什么是篾缆?
云飞:汹湧澎湃的大渡河水,在邛崃西山和横断山之间咆哮奔腾。特别是夏秋之间,洪水暴涨,木船、牛皮船根本无法渡河,两岸十多个民族间的人员来往和物资交流就此中断。于是世代相互依存,和睦相处的筰都夷和牦牛夷等部族,就地取材,砍来竹子,剖竹为篾,编篾为圆形中空的蔑索(俗称篾龙),长达数十丈,贯以结实中空的木筒(俗称溜壳子),然后施索于两山之间,横跨于大渡河上,架成了溜索桥。要过河时,在筒下系一横木,曰:骑马棒,人跨其上,以绳缚身于筒,然后双手攀援过河,这便是远古筰都夷和牦牛夷渡河的溜索桥,当地人把过溜索桥称为“过索子”。随着技术进步,溜索桥分“陡溜”和“平溜”两种:陡溜于同一地点架两根溜索,由河东到河西则东高西低,河西回河东则西高东低,主要为省力;平溜有在溜壳子下用绳拴一结实的长形篾筐,人坐筐中,溜壳子上拴一根回索由人拉渡,从东到西则西岸的人拉,由西到东则相反。陡溜因无回索,在即将到达彼岸的溜索弧形谷底时,要以手攀援,有时中途要歇几回,方能到达彼岸。对溜索桥的刻画有唐代独孤及的《四言诗》:
复引一索,其名为筰。
人寻半空,渡彼绝壑。
清代四川巡府能泰给康熙皇帝的奏折:
高崖夹峙,一水中流;
雷犇矢激,不可施舟楫。
行人援索悬渡,险莫甚焉!
健客:过索子有点危险啊!
云飞:嗯,即便用铁索取代蔑索,死伤仍在所难免。近年来,国家实施“溜索改桥”项目,让年代久远的溜索退出作为交通工具的历史舞台,成为旅游和展示项目。
扯远了,马上拉回来。
洪坝林区鲜有人迹, 水急而无法由河流运送木材,除极少采药人和猎户偶尔进入林区外,根本无人进入林区,这里保存着完整的原始森林。林区有高逾70米的麦吊云杉,挺拔苍劲的冷杉。每当雨后,晴空万里,西眺万年雪山,东观千岁绿林。林区入口处是彝族小村寨。遇到雨天,道路泥泞污浊,难以下足。他们到达后,在村寨借住,房屋都是石砌碉堡式建筑,阴暗潮湿,跳蚤成堆。
健客:彝族小村寨?我听说过彝海结盟,是发生在那里吗?
云飞:不是,但距离不远。彝海属冕宁,该县西连九龙、木里。1935年5月22日,在冕宁县袁居海子(今彝海子),时任红军总参谋长兼先遣军司令员刘伯承和彝族果基家支头人果基约达(小叶丹)结为兄弟。按照彝族礼仪,杀了一只大红公鸡,却没找到酒,就以水代酒。面对着蔚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湖水,刘伯承和小叶丹来到海子边庄重跪下,面前摆着两碗滴过鸡血的水。刘伯承高高端起碗,大声发誓:“上有天,下有地,我刘伯承与小叶丹今天在海子边结义为兄弟,如有反复,天诛地灭。”说罢,一饮而尽。小叶丹也端碗起誓:“我小叶丹今日与刘司令员结为兄弟,如有三心二意,同此鸡一样死。”说罢,也一饮而尽。此后,彝族同胞护送红军通过彝区,不仅为红军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赢得宝贵时间,也在彝区埋下革命火种。虽然红军长征没有经过洪坝,但是开国十大元帅除陈毅外,长征时都到过甘孜藏区。扯远了,马上来回来。
调查团连同向导和工人近10人,粮食靠雇工背运,林区海拔超过3000米,空气稀薄,气压低,只能用火米(晒干的熟米饭)煮饭,或用玉米面在火上贴饼子。林区被原始森林密密覆盖,由村寨进入林区,根本无路,只能缘溪谷进入。那里找不到稍微宽敞的平坦地,只能在林区边缘稍加挖垫,搭个小帐篷栖身,再在帐篷前烧一堆篝火,用以做饭、烘烤湿衣和防御野兽。在洪坝林区,邓叔群创作英文歌“振奋起来”,歌词大意:
白昼的工作十分艰苦,彻夜的休息又使人振奋,
不要紧,小伙子们,振奋起来!
冰冷的雨水淋湿衣装,温暖的篝火重还你轻装,小伙子们,振奋起来!
穿过茂密的森林,攀登高山峻岭,跨越草丛绿野,
白昼的工作十分劳累,酣睡重还你力量,
不要紧,小伙子们,振奋起来。
在邓叔群领导下,调查团估测了林区面积、森林蓄积量,绘出了林区简图。在林区中测定云杉、冷杉等生长量时,树的直径长达1米以上,高至30多米,他们将样本砍伐后,锯断10余段,逐段计数年轮,使数据更为可靠。这是我国首次研究主要林木生长量,测量、制作中国第一批原木材积表。这次的考察工作的产出是《洪坝森林之研究》,这篇报告成为我国林学文献经典。同时,邓叔群还以“今日中国的林业问题”为题写下对国家林业政策的建议。文章指出,急需确定林业政策,诸如森林保护政策和措施、政府管理机制、林学教育及林学研究与调查等,而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在中央政府统一控制下,勘测现有森林,科学管理,以便持续生产木材。他认为现有森林不能由个人或私人组织合法占有,要尽可能受到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并持续造林,造福人民。他还指出,强有力和有效的、稳定和廉洁的政府机器,高标准的培训中心以及技术班子,活跃而有效运转的研究和调查等等是执行该政策的绝对必要条件。但是,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这些建议在当时,不可能落实。
1940年,邓叔群由云南丽江北上,经永宁而至康定、木里等雅砻江两岸林区,在几个月的艰苦工作中,他们调查了丽江云杉、长苞冷杉、红杉落叶松、云南松、华山松、红桦、高山栎等7个树种的生态、蓄积量、生长量和病虫害情况。还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经营方针、更新方式、保护技术措施和策略。这次的考察工作的产出是《我国天然林管理法之研究(一)》。
在林区工作时,常遇阴雨连绵,但每日工作基本按计划进行。邓叔群经常带领助手一起参加伐木、锯木工作。为鼓励士气,他坚持写英文歌,并教大家一起唱。
4月,他在云南丽江创作英文歌《中国森林工作者进行曲》,歌词大意:
我们跨越高原前进,进到云杉和云南松林。
你们将会看到不管天雨和天晴,
我们总是兴高采烈。
我们必须挺立和工作,抢救我们的正在消亡的原始森林,
改造我们的荒山变为绿色的用材基地,
让我们忠诚并求实,联合起来去夺破。
在黑暗时刻坚持信心,最后胜利归于我们、斗争和拼搏,振奋我们的职责,用坚强的意志和勇气,为我们可爱的祖国而献身。
5月,他在永安林区创作英文歌《森林在召唤》,歌词大意:
穿过参天的云杉和青松,月光流照。
白雪披戴的群峰之间,营火在闪烁。
来加入我们有欢乐之队,来到这原始森林地。
绿色的森林在召唤着您,营火在吸引着您。
在这里生命是如此甜蜜,
在这里生命是多么感人,
在这里生命充满着欢乐。
邓叔群在清华就热爱运动,在康奈尔是游泳和手球健将。在林区工作期间,他喜欢和同伴们扳手腕角力。中年教授竟将一个个年轻人打败。考察途中,常有风景绝佳之地,邓叔群绝不留连,经过城镇时,他要求尽快办理必需品采购,尽快进入林区。然而,身处原始森林,近涉高原平湖,远眺冰川积雪,初夏山谷一片红色杜鹃花,这一切都令他激动不已。
6月,他创作英文歌《木里之歌》,歌词大意:
云雾笼照着木里大地。
茂密的冷杉林,漫游的毛牛群。
僧侣群聚,糌耙为粮,集市中散发出甜蜜油香。
歌唱我那欢乐的职业。
犹如飞瀑充满自由快乐奔放高歌。
我的心绪飞入云霄,我的心绪飞入云霄。
除了自然条件艰苦外,许多人为的困难令邓叔群非常恼火。他曾这样记述:“到康定时,本拟北上调查,因中农所汇款迟延,滞此十余日,生计昂贵,预算将尽,而雨季又无法工作。祗得暂作去来计。但汇款杳无音信,囊空如洗,举债度日,困守斗室中,百无聊赖,爰作康定囚以为誌。”邓叔群用歌曲《松花江上》的调子填写歌词:
我这团,大家有热心肠。
前面有森林如云,在康定,想去工作而望洋兴叹。
……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到他们慷慨的汇款?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重庆的山乡?
中国呀!中国呀!什么时候,才能够好好的改良。
他主张设立丽江国有林区,建设国家级森林公园。今天,丽江至川北一带,不仅森林得到有力的保护,建立了自然保护区,而且成了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的旅游胜地,或可告慰先辈。
同年,邓叔群在清华和康奈尔的老同学张心一被国民政府委任为甘肃省建设厅厅长。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