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和我都是血肉,也是星尘。——柯蒂斯
打开新的一章,眼光从中国投向世界。将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是一种古老的分类方法。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年至公元前322年)是柏拉图的学生,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在他的《动物史》中对动物物种进行了分类,而他的学生泰奥弗拉斯托斯(公元前371年至公元前287年)则撰写了一部关于植物的平行著作《植物史》。那时,基督教还没诞生,还要等上几个世纪。
千年等一回。差不多2千年后,林奈(公元1707年至公元1778年)于1735年为现代生物命名法奠定了基础。他区分了生物的两个王国:“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还将矿物纳入分类系统,归入第三个王国。
健客:什么是王国?
云飞:这里说的王国就是界。
这个系统并不是为了反映生物体之间的自然关系,因为林奈是一名基督徒,他相信所有生命形式都是由上帝创造的。那时的人们甚至大部分科学家都有着“物种不变”的信念,生物和矿物一样是不变的。他们认为,物种与物种之间并不存在着什么亲缘关系。
健客:在《细菌传》中讲过,“上帝创造,林奈整理” 嘛。
云飞:哈哈,《细菌传》中讲的比较细,这里稍微梳理一下,大多都是老熟人,也有新朋友。1674年,列文虎克向伦敦皇家学会发送了一份他对微观单细胞生物的首次观察结果的副本。尽管如此,林奈并没有在他最初的分类系统中包括任何微生物。
1809年,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发表《动物哲学》,第一次系统的阐述进化论,即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然而这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直到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学说,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神造论,以及物种不变论。林奈分类只是为了方便鉴别,后来人们广泛赞同分类应反映达尔文关于共同祖先的原则。那时,许多人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植物界和动物界现有的二分法其界限迅速变得模糊并且已经过时”。19世纪6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霍格和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分别提出类似的“原生生物”概念。霍格认为原生生物应该包括原始的单细胞动物和植物。海克尔的分类系统不再包括矿物,他多次修改原生生物界的内容,决定根据生物体是单细胞(原生生物)还是多细胞(动物和植物)进行划分。
健客:现在好像还有“原生生物”这个说法。
云飞:嗯,原生生物是一笼统的称呼。指真核域中不属于植物、动物和真菌的生物集合,个体微小,单细胞或简单多细胞,有细胞核和原生质膜包围的细胞器,是较为原始的真核生物的总称,所包含的生物除了结构均相对简单以外并无相似处。现今,基于系统发生学的分类方式已取代旧有基于共同点的分类方式,很多分类系统取消了“原生生物界”的称呼。术语“原生生物”至今仍然被用于非正式地描述这些生物的形态学和生态学特征。原生生物主要生活在液态水环境中。藻类等原生生物会进行光合作用,同时也是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在海洋中这类生物属于浮游生物。有的原生生物会导致人类疾病,如疟原虫、锥虫等。一般认为结构复杂、变异多样的始祖原生生物发展成为现代原生生物以及多细胞真核生物——植物、真菌和动物。
在历史上,真菌学是植物学的一个分支,这是因为真菌曾经被归类为植物。当原生生物从植物和动物中破界而出时,真菌又在原生生物和植物中摇摆不定。恰在此时,一个女婴呱呱落地。她出生于英国伦敦的贵族家庭,由保姆带大,平日里很少与父母见面,也没有玩伴。她大部分时间是在自家的教室里和弟弟以及家庭教师一起度过的,她就是毕翠克丝•波特。小波特和弟弟虽然有时会感到寂寞,但并不无聊。他们在教室里饲养了很多宠物,有兔子、老鼠、小鸟、蝙蝠、青蛙、蜥蜴、水龟……小波特经常为她的宠物们想象出许多故事。这些宠物便是“比得兔”系列故事中各种角色的原型。波特很早就展露出惊人的绘画天赋,她以特有的艺术敏感,把这些宠物作为模特孜孜不倦地练习绘画,乐此不疲。这为她以后的绘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最终成就了“比得兔”系列故事的辉煌。谁能想到,她还对真菌学有研究。
健客:好像有一部动画片,片名叫《比得兔》。
云飞:嗯,该片改编自波特的同名童话,讲述了田园冒险大王“比得兔”带领一众伙伴,为争夺麦格雷戈家菜园的主权,以及美丽女主贝伊的宠爱而斗智斗勇、各显神通的故事。《比得兔》在2018年公演,其续集《比得兔2:逃跑计划》于2021年上映。
健客:难以想象,波特小姐还是真菌学家。
云飞:准确地说,波特是被那个时代埋没的真菌学家。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科学探索风潮中,人们对自然科学有着疯狂的热情。波特最初的梦想是探索真菌世界的秘密,有点像她的彼得兔在麦格雷戈的菜园中冒险。不过,那个时代女性是“家中天使”,唯一的出路就是拥有男性的保护,在家要依赖父亲,出嫁后要依赖丈夫。由于性别和业余身份,她曾遭到邱园园长戴尔的拒绝。
健客:戴尔,就是沃德的老师吧。
云飞:嗯。波特的第一幅真菌画作可追溯至1887年,至少有两幅这一时期的画作保存至今。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她画了更多的真菌。她对真菌的认真研究始于1892年,当时她与知识渊博、受人尊敬的苏格兰业余博物学家麦金托什进行了第一次真菌谈话。那次会议见证了一个强大且互利的合作的开始,而麦金托什可以说是波特的真菌学导师。他引导她了解真菌分类学的基础知识,送给她有趣的标本,并就真菌画作提供建设性建议。波特对孢子,特别是孢子萌发产生了好奇。她并不是第一个使孢子萌发并研究萌发后发育的人。此类研究的伟大倡导者是德巴里,他开创了研究真菌生命周期的精密实验室技术。布雷菲尔德曾是德巴里的助手,后来担任教授,他极大地推进了无菌条件下单孢子的实验室萌发。波特对各种大型真菌进行实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成功地使孢子萌发,独立于任何欧洲大陆的实验学家。在从事这项工作时,她意识到她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在她的叔叔化学家兼伦敦大学副校长亨利爵士的介绍下,她于1896年成功进入邱园。在那里,她阅读了布雷菲尔德的著作。在其他学者的帮助下,她相信她的工作是有价值的,她给戴尔写信,暗示如果邱园不做,有远见的德国人会做这项工作。1896年12月初,波特第一次尝试提交论文时,她似乎惊慌失措并逃跑了,但几天后又回来,见到了戴尔,虽然有时很害羞,但她还是对自己进行了充满活力的阐述。当波特再次见到亨利叔叔时,得到坏消息,戴尔称其“粗鲁而愚蠢”。亨利虽然不是植物学家,但受过科学训练,并且能够理解波特的观点。亨利计划将侄女的发现提供给更广泛的受众。从圣诞节到新年,波特一直在显微镜下工作,重写论文以完善她的论点。到1897年2月波特已经培育了40-50种孢子。林奈学会是一个仅限男性的组织,波特无法亲自提交她的论文——《论伞菌孢子的萌发》,而是由他人代交。1897年4月1日会议的主题是宣读该论文,当然也是由他人代读。据推测,除了论文之外,波特还提供了一张或多张显示萌发孢子的显微镜幻灯片,正如她所说的那样,这些幻灯片是她成就的重要证据。宣读的论文不会自动发表,许多人在这样的演讲后撤回论文,进一步修改完善论文内容。记录显示,一周后该论文被撤回,目前已知的情况就此结束。在邱园或波特的任何文件中都没有找到该论文的副本。这篇论文的任何摘要也从未曝光,因此没有人知道她的论文到底写了什么。据说,波特曾拜访沃德,但具体发生了什么,无人知晓。只知道,100年后,林奈学会正式发表声明,为当年的性别歧视道歉。毫无疑问,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和一名女性,她面临强烈的偏见。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她撤回论文是因为需要做更多的工作,而且她确实继续了她的工作。她何时以及为何最终停止真菌学研究尚不清楚。无论出于绝望还是愤怒,波特放弃了真菌研究,开始创作童话。其实,早在1893年,她编了第一个比得兔的故事,那是写给一个5岁的小男孩——波特儿时家庭教师的孩子,非常不幸,小男孩长期卧病在床,波特为了让孩子高兴起来。“比得兔”是欧美图画故事书的开山之作,一个多世纪以来畅销不衰,成为了世界童书史上的经典。有读者评价:你永远也无法揣测,孩子们会从“比得兔”系列故事里读到多么丰富的人生!事实上,很多孩子是和父母一起读的,孩子一边听故事,一边看图画。
健客:我想这对我很重要,等我有了孩子……
云飞:哈哈,扯远了,马上回来。
波特的真菌学论文被撤回后,又过了半个多世纪,1959年,美国生物学家魏泰克提出真菌应自成一界,从而建立了包含真菌界、动物界、植物界和原生生物界的四界分类系统。1969年,他将无细胞核的微生物独立出来,建立原核生物界,形成五界分类系统。
健客:想起来了。上世纪70年代初,余永年听到五界分类系统时,特别高兴,因为真菌的地位提高了。
云飞:嗯,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光学和电子显微镜的发展显示了细胞的重要差异,主要是否存在明显的细胞核。1925年,法国生物学家查顿首创“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这两个术语。1938年,美国生物学家科普兰创建了原核生物的莫内拉王国(Kingdom Monera),提出了四界分类:莫内拉、原生生物、植物、动物。从 1957 年一个想法的萌芽开始,魏泰克勇敢挑战传统动植物二分法的三界系统,很快提出了另一种四界系统: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动物,结束了真菌摇摆不定的历史。在随后十年,他发表一系列文章,对生物分类学概念进行重大修改,得出了著名的五界系统:莫内拉是原核生物,植物是多细胞自养生物(生产者);动物是多细胞异养生物(消费者)和真菌是单细胞或多细胞寄生腐生生物(分解者)。原生生物如上所述就像垃圾袋,任何不适合其它王国的东西都被放进去。从本质上讲,五界系统具有生态思想,微观依据是细胞生物学。
健客:还记得邓叔群在1965年下半年和1966年上半年发表的两篇短文——《微生物学的发展》和《菌类在生物界的地位,当时就说想了解,现在该说说了吧。
云飞:嗯,从上述两篇文章可以看出邓叔群不仅专注于真菌和森林,而且一直在跟踪国际分类学前言。他指出,海克尔和科普兰的办法虽然解决了划分低等生物为植物或动物的困难,但又产生了原生生物和高等生物的界限问题。这些区分方法只是根据有机体的结构水平,而没有考虑其进化方向。所谓的原生生物只不过是各种低等生物的混合。他同意魏泰克在1957年将三个功能单位(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与三种营养方式(光合、摄食、吸收)和三种演化方向(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联系起来,但不同意分为植物、动物、真菌和原生生物四界,主要原因是原生生物是个大杂烩,没有体现进化方向。他预言:“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逐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各种生命本质问题的认识也将日益加深。”魏泰克的分类系统一直被广为接受,直到20世纪末。那时分子系统发生学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原核生物和原生生物两者均不是单系类群。
健客:等等,什么是单系类群?
云飞:简单说,包括最晚共同祖种及其全部后裔种在内的一个类群,在这个类群内的物种相互之间比类群外的任何物种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原核生物不是单系类群,《细菌传》中讲过,古细菌和细菌各有各的祖先,各有各的演化。当下的结论是,广义动物和广义真菌是单系类群,且互为姐妹群。也就是说动物最近的亲戚是真菌。这个话题后面慢慢聊。
健客:邓叔群真牛啊!有机会一定要读读那两篇文章。
云飞:好啊,在“知网”可以免费下载,不难读,有问题一起研究。
“你和我都是血肉,也是星尘。”出自柯蒂斯,也是此后生物学书籍中引用最广泛的句子之一。她的第一本书《病毒》于1965年出版,随后于1968年出版《奇妙的动物》。1966年,她与出版社签订合同,主编大学生物学教科书。由科学作家与生物学家合作编写生物学教课书的想法在当时是革命性的,不乏质疑者。然而,当柯蒂斯的《生物学》于1968年出版时,受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卢里亚的赞扬。据说,该书多次再版,售出130万册。
健客:卢里亚是《细菌传》中的熟人,好像是物理学家出身的生物学家。
云飞:嗯,在《病毒传》中,他还会回来。
柯蒂斯的书籍以及她为百科全书、期刊和杂志撰写的文章,以其科学准确、文笔优雅、思想深邃、视野宽阔而受到称赞。1988年,马里兰大学教授科利斯在谈到第五版《生物学》时说:“这本书的写作是科学教科书所能达到的最接近诗歌的水平。它非常令人愉快、刺激、富有想象力,但又非常真实。”
健客:非常令人愉快、刺激、富有想象力,但又非常真实。这句话很耳熟嘛。
云飞:哈哈,这也是咱们的目标。
健客:说“你和我都是血肉”这很好理解,为什么说“也是星尘”呢?
云飞:大爆炸宇宙论,听过吧。
健客:当然,《细菌传》中讲过啊!
云飞:它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宇宙是由一个致密炽热的奇点大爆炸后膨胀形成的,在渐渐冷却的时期里,宇宙体系在不断地膨胀,使物质密度从密到稀地演化。根据2015年普朗克卫星所得到的最佳观测结果,宇宙大爆炸距今137.99 ± 0.21亿年,并经过不断的膨胀到达今天的状态。
健客:这与生命有什么关系呢?
云飞:一以贯之啊!看看柯蒂斯的描述吧。
根据当前的理论,我们的宇宙始于一场充满整个空间的爆炸,每一个物质粒子都被其它粒子抛离。大约10到200亿年前,爆炸时的温度约为100,000,000,000 摄氏度(1011℃)。在这个温度下,即使是原子也无法结合在一起;所有物质都是亚原子、基本粒子的形式。即使这些粒子以极快的速度运动,其生命也转瞬即逝。它们以巨大的力量碰撞,相互湮灭,产生新的粒子并释放巨大的能量。
随着宇宙冷却,两种以前数量相对较少的稳定粒子开始聚集。(此时,距“大爆炸”据信过了数十万年,温度已降至仅2500℃,约为白炽灯泡中灯丝的温度。)这些颗粒作为亚原子粒子、质子和中子非常重。它们通过尚未完全了解的力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原子的原子核。这些带正电的原子核吸引了小的、轻的、带负电的粒子——电子,在它们周围快速移动。于是,原子就应运而生了。
宇宙中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包括我们特定的恒星和行星,都是由这些原子在数十亿年的时间里被吹散、形成和重新形成的。生命系统正是从这个星球上存在的原子中自我组装和进化的。我们体内的每一个原子都起源于10至200亿年前的那场巨大爆炸。你我都是血肉之躯,但我们也是星尘。
随着科学的发展,该书的一些内容已经不那么准确,显得有些过时。但是,这些不会影响柯蒂斯给我们展示的画卷,生命是那么奇异瑰丽,那么引人入胜。起初,无生命的原子似乎与生物学没有什么关系。不过,请耐心等待。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生命活动取决于原子之间的组合和交换,电子与原子核结合的力储存着生命的能量。
《真菌传》的最后一章在破界而出中徐徐展开。过年生了点小病,难受了一阵子,现在好多了,也多了一分紧迫感,不想让舒适的时光从指缝中白白溜走。《史记·西南夷列传》留下“夜郎自大”的典故。而夜郎王之所以自大,是因为崇山峻岭的闭塞阻碍了夜郎王的眼界。古往今来,破界高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眼界高处无物碍,心源开时有波清。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