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培根
中美阿拉斯加高层战略对话结束后,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第四个节气——春分。
图片来源:新华网微博
健客:春分就是春天过了一半嘛,为什么没有夏分和冬分呢?
云飞:进入春分,太阳直射赤道,昼夜一样长,同理,秋分也是如此。董仲舒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中说:“至于中春之月,阳在正东,阴在正西,谓之春分。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冬至夏至虽然是冬夏过半,但太阳直射回归线,对昼夜而言,是“极”至,而非“中”分。
“中”是最能代表中华文化的一个字。儒家称为中庸,道家称为中气,佛家称为中观,所以春分节气里藏着儒释道的智慧。《中庸》里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从实力的地位出发”是丛林法则,喜怒哀乐一览无余。
图片来源:新华网微博
健客:好深奥啊!我就是好奇,为什么春天老犯困?
云飞:关于“春困”,现代生理学和传统中医学各有各的解释。一说气候转暖,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脑供血相对减少造成。一说阳气生发不足造成,与肾、肝、脾关系密切。血液循环与阳气是一个有趣的题目,很契合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良好免疫源于优质睡眠”。阳气旺,气血就旺盛,免疫力就强。醒着的时候阳气在活动,也是阳气消耗的过程,阳气不足就犯困,长期没有优质睡眠,补不上阳气的消耗,阴阳失衡就会生病。由此可见,睡眠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毕竟,传统中医学是在信息严重不足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其思想光辉不容小觑。
西方的传统医学理论有四体液学说,认为世界由空气、水、火、土构成,对应人体黄胆汁、黑胆汁、血液、粘液。听起来是不是有点耳熟?有点像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文艺复兴时期,在人体解剖学基础上,外科学首先发展起来。当时生理学还未走上科学的道路,以生理学为基础的内科学还比较落后,四体液学说依然大行其道。
但是,变化已经潜移默化地发生了。11世纪,从阿拉伯的巴斯拉来到埃及的学者阿尔哈雷反对欧几里德和托勒密关于眼睛发出光线才能看到物体的学说,他在《光学论》中说:“把透镜设计成某种曲度,能起到放大物体的作用。”13世纪,意大利人阿玛蒂发明了矫正近视眼的眼镜。据说,第一副眼镜是用天然水晶磨制,当时还没有眼镜架,有人用手举着,有人缝在帽沿上,有人卡在眼窝上。明代,眼镜传入我国。《三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里讲:永乐八年(1410年),满剌加国王朝贡“叆叇十枚”。明万历,田艺蘅在《留青日札》卷二《叆叇》中说:“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细书,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笔画信明。中用绫绢联之,缚于脑后,人皆不识,举以问余。余曰:此叆叇也。”
16世纪,欧洲出现了显微镜的雏形。当时,荷兰有一个叫詹森的眼镜制造商,有一次他的儿子在工作台上玩,无意之中捡起了两片凸透镜。孩子天生有很强的好奇心。他摆弄镜片发现两个镜片放到一起,前后调一调就能看到好多小东西。发现了新鲜好玩的东西就告诉了爸爸。詹森一听非常高兴,心想:“我搞镜片这么多年,都没发现这个功能。不愧是我的儿子,子承父业嘛。”父子俩人把这两个镜片装到了一个金属管子里,拿着这根金属管子到处找东西看。据说,当时找到了一只鸡就去看鸡身上。哎呦,太奇怪了,羽毛的纹理都看得清清楚楚。这就是显微镜的由来。最原始的显微镜放大倍数并不大,也就是10-30倍左右,正好看跳蚤等小东西,因此得名“跳蚤镜”。
健客:显微镜和放大镜都起到了放大的作用,那么这两个东西的区别在哪里?
云飞: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它的放大倍率一般都不太大,几倍、十几倍、一般不超过20倍。显微镜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透镜的组合,可以把放大倍率提得更高,可以达到几十倍、几百倍甚至能达到1000多倍。更专业一点说,观测物到放大镜的距离比较近,在一倍焦距以内。观测者看到在放大镜前面成一个放大的虚像。而观测物到显微镜物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在物镜后面成一个放大的实像,在实像后面再放一个目镜,这个目镜距离实像在一倍焦距以内,观测者看到在目镜前面成一个再次放大的虚像。直观看放大效果,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反的,上下左右都是反的;而通过放大镜看到的是正的,上下左右都是正的。
在当时,跳蚤镜成为上流社会的新奇玩具,还掀起了一波专利之争。詹森家所在的那条街是眼镜一条街,每家都告诉你,我家是最正宗的。你说你该相信谁。据说这场专利之争的最终结果:荷兰政府把显微镜的发明专利给了詹森,把另一个类似望远镜的发明专利给了詹森的邻居利珀希。詹森虽然是发明显微镜的第一人,却没有发现显微镜的真正价值。这项发明没有引起世人的重视,直到后来,出现了一个人才彻底改变了显微镜的命运。
这个人就是列文虎克。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诞生了,由镶在铜板上的小圆柱形凸透镜和放置样品的夹板组成,非常简陋,但是列文虎克研发的是可以放大270倍的显微镜,超过了当时世界上所有显微镜。1632年,列文虎克出生在荷兰代尔夫特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他当过学徒、看门人,后来走上了科学道路。一个从来没有接受过正统科学教育的外行人,居然能够在显微镜这个领域做出这么大的贡献,真的是人不可貌相啊!别人就是,哎呦,真好玩儿、真新鲜,过两天就放下了。因为不是自己要从事的行业嘛,你看这个东西能给你带来金钱吗?能给你带来财富吗?能让你填饱肚子吗?根本不行啊!于是很多人根本就没把心思放在这儿,但是列文虎克不一样,这个人真的是太特殊了,他的好奇心特别强,爱钻研这些事情。为了让自己看得更透彻一些,他就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技术,不断地磨制镜片,制造新的显微镜。一开始他的显微镜只能说是把跳蚤放大看到跳蚤的腿。后来,他居然可以看到跳蚤腿上的那一根儿、一根儿的毛。列文虎克一天到晚就醉心于这个小小的世界。列文虎克自己在观察到了这个微小又极其复杂而庞大的世界之后,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就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开始很多人都是当作新鲜事来听一听,没有人太在意,没有想到一个叫做格拉夫的英国医生听说了这个事情之后,由好奇而关注。因为作为一个医生,又是当时世界上最顶尖的英国皇家学会的会员,格拉夫就觉得这个新发现说明列文虎克的显微镜要比市面上的那些玩具要强太多了。不如鼓励他一下。格拉夫就找到了列文虎克,跟他商量说:你看能不能这样,把你的显微镜和你的详细的学术报告提供给我们。但是列文虎克觉得:我是一个手艺人,我凭手艺吃饭,我自己制作的显微镜,为什么要给你们呢?你们如果拿它赚钱,我该怎么办呢?最后双方妥协。列文虎克可以保有显微镜的秘密不拿出来,只把观察记录邮寄给英国皇家学会。列文虎克很保守,他不希望自己的发明,轻而易举就被别人得到,另外一方面,他又很珍视自己通过显微镜看到的那些奇怪的景象,他希望这些东西能够被科学界承认。最终,他答应了格拉夫的要求。
接下来的事情就挺有意思了。列文虎克不是一个科学家,他的祖国是荷兰,荷兰语是他的日常用语,而当时科学界比较通行的写论文的语言是拉丁文。列文虎克是根本写不了,所以他只好用自己的母语写就的一篇论文。这篇论文以现在的眼光也好,以当时英国皇家学会的眼光也好,根本就不叫论文,连流水账都称不上。列文虎克看到什么都给写下来,写的是很详细、很繁琐,又没有什么条理性。就这样,写了厚厚的一大摞,寄给了英国皇家学会。皇家学会的那帮科学家们拿到了之后都笑了。《列文虎克用他自制的显微镜观察皮肤、肉类以及蜜蜂和其他虫类的若干记录》,看这个题目,一看就是外行人干的。大学毕业的时候,你要敢写这样的论文标题,我估计你的导师非把你给开除了不可。当时那帮科学家的反应估计差不多,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还写这么厚,这不是耽误时间嘛,简直就是一个门外汉。但是,有的科学家还真保留着一份好奇心,人家还真是耐着性子一页页地看下去了,看着看着,眼睛就抬不起来了,哟,很有意思啊,蜜蜂是这么采蜜的……看到了这些之后再没有人说列文虎克的语法不对了、修辞不对了、格式有错误了,因为都被它的内容所吸引了。所以啊,形式不重要,还得看内容,仅仅是这么一份报告就足以让当时的科学界震惊了。同年英国皇家学会就把列文虎克的论文发表在了哲学学报上。该学报创于1665年,是世界上创刊最早、寿命最长的学术期刊。这份刊物曾经发表过牛顿人生中的第一篇科学论文《光与色》,达尔文也在此发表了他年轻时在地质勘查方面的一些成果。1673年列文虎克的报告引起关注的时候,正好是咱们中国的康熙12年。显微镜作为所谓的西洋的奇迹,淫巧之物被传教士们献给中国的皇帝。到了乾隆,他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有好奇心,看到了显微镜,自己试过了之后,就写了一首诗《咏显微镜》,说这东西太神了,它能把小的照成大的,不得了啊!我以为这个清水是干干净净的,结果我拿显微镜一看,我的天啊,这哪是什么清水呀,这里面有太多东西了。
1675年,一天忽然天降大雨,列文虎克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望着屋檐下滴下来的那些雨滴发呆。这个时候,他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往期回顾:
欢迎加入健客群,了解更多运动健康知识